地球与环境学院继续举行教授组5月学术报告会
5月6日-22日,地球与环境学院教授组学术报告继续举行,共有刘启蒙、许光泉等6位教授进行了学术报告,地质、环境学科研究生及相关教师聆听了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照片,摄影:李洋)
刘启蒙教授在《两淮矿区典型的水害类型及防治对策》报告中,对安徽省煤炭资源概况进行阐述,结合两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对安徽矿区典型的水害类型及其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吴基文教授在《煤层地板突水的岩体结构控制机理》中,对煤矿突水机理,矿井五大灾害和突水状况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底板突水的岩层结构控制,煤层底板采动效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机理,以及控制技术参数选取等内容。陈萍教授做了题为《煤中微量元素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结合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分析了现阶段能源消费结构以及煤炭产能状况。结合所承担的973课题,对煤中微量元素及其研究意义等进行阐述,重点分析了重庆南桐煤田、鄂尔多斯盆地与沁水盆地等地微量元素的研究成果。谢焰教授做了题为《浅水湖泊水上煤田钻探施工技术》的学术报告。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水上钻探技术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外水上勘探研究现状和国内煤田水上探查研究特征。重点介绍了沉塔法施工的步骤与塔基的布置,以及水上钻探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刘少敏副教授在题为《城市固体废物资源现状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的报告中,介绍了城市固体废物的来源及现状,重点讲解了废弃秸秆和粉煤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废弃矿石改性后用作吸附催化材料以及壳聚糖与海泡石的共吸附作用,并对废弃资源处理废水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许光泉教授作了题为《华北板块南缘“陷落体(柱)(KCC)”演化过程与研究方法探讨》的报告,结合中国和美国部分地区不同的地质构造,介绍了陷落体(柱)分布与影响因素,包括碳酸盐的矿物成分及结构,多期的地质构造运动以及多期的地下水流作用。并对华北板块陷落体(柱)形成机制、演化过程,以及研究现状、存在问题进行阐述。
报告会上,教授们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片、翔实的数据为大家展示了地质和环境学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广大青年教师及学生的视野开拓、知识面扩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与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