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丨琚宜文校友当选国际先进材料协会终身会士并取得重要创新成果
近日,在宁波召开的国际先进材料协会首届产业创新发展会议上,我校煤田地质81级校友、中国科学院大学琚宜文教授被授予“国际先进材料协会终身会士”证书,以表彰他在纳米地球科学与纳米地质材料研究方面所做出的重大开创性贡献。作为我国纳米地质学的开拓者与倡导者,琚宜文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纳米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系统阐述了其研究方向与重大科学问题。他于2014年牵头创建了中国地质学会第一个纳米地质学术组织——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为该新兴交叉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并培养了众多后备人才。近年来,他和团队持续推进纳米地球科学研究与纳米地质材料改进,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同期,中国地质学会2024年度地质科技重要进展和地质找矿重大成果评选结果揭晓,琚宜文教授领衔的“华北赋煤区甲烷开采-防灾-减排一体化理论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成功入选“2024年度十大地质科技重要进展”。琚宜文教授团队,聚焦国家能源安全与碳中和战略目标,针对华北赋煤区甲烷资源,成功攻关“开采-防灾-减排”一体化技术。团队取得了三项核心创新成果:一是创立了针对华北赋煤区煤储层的“微纳米孔隙导流”甲烷高效开发地质理论;二是率先提出了基于微纳米孔隙扩增效应的储层改造技术体系,破解了世界性难题;三是创建了新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并集成了甲烷阶梯利用技术。该成果为华北能源基地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也为全球煤矿区减碳贡献了“中国方案”。

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进展”评选始于2007年,旨在遴选对地质科技与地质找矿工作作出突出业绩和重大贡献的成果,是中国地质学界的顶级荣誉。
撰稿:地球与环境学院 郭东东
核稿:地球与环境学院 刘启蒙
编辑:地球与环境学院 吴迪
审稿:地球与环境学院 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