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实践谱新篇---地球与环境学院开展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地球与环境学院在寒假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全院学生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基层、服务社会,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一、根植乡土,融合专业
寒假伊始,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响应学院号召,纷纷返回各自家乡,结合所学专业积极深入当地企业参观实习,地质工程2023-2班赵铭轩同学前往当地水文队,学习钻机知识,将课本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环境工程2023-1班韦新同学则到当地注塑厂调研废弃物污染处理问题,通过顶岗实习,了解厂区污水处理流程,深化环境保护意识,直观感受专业魅力。
赵铭轩同学学习钻头安装(后一)
二、守护根脉,传承文明
寒假社会实践中,部分同学探访当地民俗民居,发掘地方传统文化现实意义,从历史的变迁中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
资源勘查工程2023-1班徐旭通过参访李鸿章故居,探讨故居建筑中蕴含的徽派文化特征、儒家伦理符号及晚清社会变迁的缩影。他认为故居不仅是历史人物的生活空间,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转型期的物质载体,对弘扬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工程2023-4班马骥等4位同学分别探访了当地东北二人转、玉林采茶戏、余干古埠盆栽烟花等传统文艺与手工技术,通过新媒体等方式弘扬家乡传统文化。
三、奉献爱心,传递正能量
寒假期间资源勘查工程2023-1班张国誉参加了家乡蚌埠市的“接你回家 圆梦珠城”春运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在售票厅、进站口、安检区、候车室、电梯口、雷锋服务台、出站口等处向旅客提供购票咨询、换乘引导、秩序维护、扶老携幼等服务,让春运路上更温暖。地质工程2023-2班王志文加入了云梦义工联辛李社区寒假“爱心托管班”社会实践团队,去往辛李社区进行了为期8天的支教活动,在小朋友心目中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学生在社区支教(右一)
四、我为学校代言:搭建桥梁,展现风采
此次社会实践,学院学子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学校形象的传播者。他们通过进高中、新媒体传播等多种渠道,线上线下开展学校校园文化宣讲活动。学院10名同学在假期回到当地高中为学校代言,促进招生宣传,吸引更多优秀高中生报考安徽理工大学,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宣传内容包含学校概况、历史文化、师资力量、专业特色、招生政策、校园生活、优秀案例等。
学生在高中宣讲
五、脚踏实地,收获赞扬
学期伊始,学院收到了一封来自共青团太湖县委员会的感谢信,信中高度赞扬了我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24-1班刘魏同学在寒假期间积极参与太湖县委员会组织和开展的大学生“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学子的优秀品格。在志愿服务期间,刘魏同学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工作。无论是社区服务、环境保护,还是关爱弱势群体,她都尽心尽力,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正能量。她的无私奉献和踏实肯干的精神,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感谢信(图片由学院团委提供)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同学们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地球与环境学院 张士林
核稿:地球与环境学院 陈楠
编辑:地球与环境学院 吴迪
审稿:地球与环境学院 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