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正文

学校举行院士及特聘教授特邀学术报告会

资料来源:      日期:2017年11月29日 22:10     浏览量:

    11月25日,受校科技产业处、人才引进与专家工作处和地球与环境学院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教授,特聘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邱楠生教授在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学术报告厅分别作了特邀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校长孟祥瑞教授主持,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论坛代表、学校教师及各年级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在校期间,校党委书记郭永存教授、副书记、副校长袁亮院士分别会见了彭苏萍院士,感谢彭院士长期以来对我校各项工作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彭苏萍院士学术报告

袁亮院士学术报告

邱楠生教授学术报告(摄影:张雷)

    彭苏萍院士作了题为《矿井瓦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方法》的学术报告,重点对瓦斯突出部位地球物理预测技术、煤层气富集区地震探测预测技术等进行阐述。彭院士指出,瓦斯突出的核心问题是寻找与构造煤有关的软煤和断裂带,瓦斯突出部位的地球物理预测技术核心问题就是断裂、煤层硬度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瓦斯主要通过蚂蚁追踪和地震绕射波技术精确定位,利用测井曲线确定强度,利用三参数AVO地震反演确定裂隙的空间分布,多方法并用是今后煤矿瓦斯防治预测预报的一项重要综合技术,为矿井地质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袁亮院士作了题为《煤及共伴生能源精准共采》的学术报告。袁院士指出,煤与共伴生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是调整我国能源结构,推动能源供给侧改革重要途径。通过对煤与煤层气精准共采基础理论、“高位换环形”基础理论、瓦斯抽采母巷顺层钻采抽采瓦斯技术、无煤柱煤与煤层气精准共采工程技术模型、煤与铀精准共采工程技术模型、“先铀后煤”精准共采技术模型、煤与共伴生油气精准共采基础理论等重要内容的阐述,为我们描绘了煤及共伴生能源精准共采的战略目标。

    邱楠生教授在《沉积盆地深层温压场演化研究》的报告中,从沉积盆地深层温压场演化研究背景入手,阐述了深部的烃源岩和储层高温演化历史,地温热年代学方法,以及塔里木盆地热史研究、四川盆地热史研究最新进展。指出通过深层压力及其演化研究,利用对流体-压力耦合流体包裹体研究,恢复古压力,可定量得到地史时期的压力或压力系数,进一步查明主控因素并开展定量研究。

    院士、专家的学术报告,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围绕着煤炭及资源开采,给大家展示了精彩的研究成果,为广大矿井地质工作者学习、生产管理、科学研究等提供了良好的指导。大家听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我国能源及资源利用的深度理解和认识,激励大家努力进取,投身煤炭事业发展,助推中国科技强国梦。

                     (撰稿、审稿:地环学院杨柳荫、褚程程,胡友彪)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电话:0554-6668430

Copyright © 2022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